俗話說“春捂秋凍”。
近日,我市氣溫回升,大街上已經穿啥的都有了,但要說的是醫院感冒生病的也不少,尤其是學生。提醒大家:氣溫雖有所回升但早晚溫差大,還是要注意保暖,該“捂”則“捂”。
說到“春捂”,到底應該怎么“捂”?“捂”哪兒,“捂”到何時?一起來看看!
1.春天為啥要“捂”?
“春捂”是指在春季,氣溫剛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功能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狀態。
春天為啥要“捂”呢?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此時天氣乍暖還寒,往往是太陽出來暖洋洋,遇到刮風下雨就會冷起來,很容易出現倒春寒。如果不注意天氣變化,過早脫去厚衣服,一旦氣溫降低,身體很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襲。
研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侵襲、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如感冒等。因此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要經常關注天氣預報,跟隨氣溫變化加減衣物,該“捂”則“捂”,一般認為,晝夜溫差大于8℃就是該捂的信號。
2.應該怎么“捂”,“捂”哪兒?
“春捂”雖然是要多穿一些衣服,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全身上下捂得嚴嚴實實。“捂”的程度應以自身感覺溫暖,又不出汗為宜。
“春捂”需要重點關注身體的幾個部位:
(1)捂頭頸:春天保護好頭頸部至關重要,建議根據溫度戴好圍巾、帽子。
(2)捂腰:不要過早穿露腰的衣服,如果腰部受涼,可以及時用熱水袋等熱敷緩解不適。
(3)捂腹: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肚臍部位的保暖。
(4)捂小腿、膝足部:常言說,寒從腳下起,人體下部血液循環較上部差,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秋褲先別著急脫。
3.“捂”到何時?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相對穩定時,可以適當減少身上衣物,但減衣還是以氣溫持續7-14天沒有變化時為宜,
春季傳染病多發,特別是感冒等疾病,所以建議在“春捂”的同時,應該在生活中注意飲食,加強鍛煉。教室每天開窗通風換氣,每次30分鐘,每日三次以上。
評論
還能輸入140字
用戶評論
經過核實,本空間由于存在敏感詞或非法違規信息或不安全代碼或被其他用戶舉報,
已被管理員(或客服)鎖定。
本空間現無法正常訪問,也無法進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鎖請聯系當地教育技術部門,由當地教育技術部門聯系鎖定人處理。
當前機構空間已被管理員(或客服)封鎖。
目前機構空間無法正常訪問,也無法進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開放,請聯系當地教育技術部門,由當地教育技術部門聯系管理員(或客服)處理。